纹华期刊>都市>大明小文人 > 第269章浅讲新军
    大明开国时,并没有特权的说法,只是太祖好心为了让那些读书人能够活下去,这才给了他们一些田地免税。

    举人秀才在明朝都有免税的权利,有些活不下去的老百姓,就会把自己的田地挂在他们头上,充当人家的佃户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大明王朝人口比明初时增加了那么多,可是税收却和明初的时候差不多。

    内忧外患,灾害频发,再加上军费支出这么大,才导致了大明朝几乎快要亡国了。

    明朝士大夫天天喊着千万不可与民争利,说什么圣上一定要勤俭,实际上他们在背后的利用家人天天干着争名夺利的事情。

    因为君王一点错误或者享受,就会天天叫嚷着大明朝明日便会亡国了,其实一切都是政治决定了屁股的位置,屁股决定了脑袋思维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无奈的说道:

    “但凡是他们有一口吃时能够活下去,也不会跑到大同来避难了,其实这都是朕的责任,还是要把他们好事安顿好了。”

    曹鼎蛟也感觉非常的操蛋,那些士大夫一直在吹鼓什么天人感应,好像天下的大灾大难都是跟皇帝陛下品德有失有关,强行甩锅给皇帝陛下。

    曹鼎蛟很想指着那些士大夫骂,你家孩子不是你亲生的,是不是也是皇帝陛下干的?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?

    曹鼎蛟点头说道:

    “嗯,陛下,眼下灾旱虽然快要过下去了,不过他们要等粮食再种出来至少要三四个月的功夫,山西的工程也差不多,怎么不能让他们这些青壮闲下来,闲下来的话绝对会出事。”

    米国对抗经济大萧条的法则,不外乎就是那么三板斧,曹鼎蛟却发现自己好像有些养不起这么多人马,几个月他们这边一直在赔本经营,用咱们的古话来说就是坐吃山空,走私的那一点钱全部搭进去了。

    不然你以为一百多万人是那么好养活的,曹鼎蛟,曹文诏这边都是挤牙膏似的在筹措的东西,饶是如此,也快支撑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曹鼎蛟苦笑着说道:

    “微臣也考察了不少人,发现这一届的流民确实是人才辈出,那些修缮官道的民夫,很多人都积累出来的丰富的经验,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都是好手。

    如果我们大明这样有一支专门专门的工兵队伍,到时候可以省下不少事。